纺织品认证将更多
欧盟等国家因此而设定的贸易技术壁垒正“越垒越高”,欧盟各国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实施安全检测,限制非生态纺织品在市场上流通销售,以限制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这是上周末在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举办的生态纺织品认证培训班上,省外经贸厅贸管处副处长王若麟谈道的。
随着ATC协议的实施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渐被弱化,以“绿色壁垒”为代表的贸易技术壁垒已经成为最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另一方面,“欧洲、美国、日本消费者也把对人体是否有害列入是否购买纺织品的首要因素。”王若麟谈道。有专家预言:生态纺织品/服装将主宰未来的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
王若麟表示,什么叫生态纺织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主要涵盖了资源的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等方面的要求。
由于目前国际上并无统一的纺织品/服装生态标准,相对而言,现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名目繁多的标签认证以及买家的验收标准主要集中在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对纺织品/服装的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已逐渐被广泛认同。
在本次的培训班上,省外经贸厅推荐了目前国际上几种知名的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志,这些认证标志是普遍为欧盟、美国的买手所认可的。包括,生态纺织品标准100认证标志(Oeko-Tex Standard100)、天祥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志(Intertek)、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Eco-Iabel)、白天鹅生态纺织品(White Swan)认证标志等。
据悉,为了扶持企业开展生态纺织品认证,增强我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在今年开展生态纺织品的有相应资质的出口企业还可获得省外经贸厅的相关补助。
目前,有企业在通过生态纺织品的认证之后,却出现大货抽检不合格。对于这种问题的产生,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生态产品认证部经理林立表示,通过认证只是企业从所生产的产品中拿出样品来送检,但如果企业未能从源头上控制来料生态安全,未能从根本上狠抓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水平,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产品经第三方实验室检验或是市场抽检,仍可能发生不合格的情况,使产品生态质量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同时,林立也提出,其实控制产品生态安全的关键在于服装上游的染化料企业。因为服装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是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所以,生态纺织品应该从面料、染剂企业抓起,共同分担下游企业的压力。林立介绍,目前服装的上游企业也正在积极地投入到生态纺织品的检测中,已经有一些染化料企业取得了认证。